12月5日,漳湖中学各班级召开了“道德讲堂——六尺巷的启示”主题班会。
清朝年间,康熙大学士张英的家人因重修府邸时,因院墙与邻居吴氏发生争执,所以写信给当时在京作官的张英,要求他让当地官府帮其家人撑腰。张英收到信之后,随即回诗一首:千里送书只为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。长城万里今尤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。张英家人收到信之后当即决定把院墙向后退让三尺,其邻居知道后也向后退让三尺。两家之间便空出六尺,六尺巷因而得名。后来康熙帝知道了这件事,敇立牌坊以彰谦让之德。几百年来,桐城六尺巷的文化内涵及其折射出的和合思想,是中华民族自我发展、追求和谐生活的精神支柱,并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。
这次主题班会的召开,不仅增进了学生们对家乡文化的了解,更增进了学生们对“谦让”等中华传统美德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与挚爱情感。(吴恒宁)
志愿捐献,爱心相“髓”
望江县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培训班